分享者:6161 | 分類:豬類 | 更新:2013/12/5 14:12:43 | 瀏覽:13 |
一、人員消毒
工作人員進入生產區(qū)凈道和豬舍要經過洗澡、更衣、紫外線消毒。養(yǎng)殖場一般謝絕參觀,嚴格控制外來人員,必須進入生產區(qū)時,要洗澡,換場區(qū)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場內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線行走。進入養(yǎng)殖場的人員,必須在場門口更換靴鞋,并在消毒池內進行消毒,場門口設消毒池,用2%~3%火堿溶液(氫氧化鈉),3天更換一次。
|
 |
有條件的養(yǎng)殖場,在生產區(qū)入口設置消毒室,在消毒室內洗澡、更換衣物,穿戴清潔消毒好的工作服、帽和靴經消毒池后進入生產區(qū)。消毒室經常保持干凈、整潔。工作服、工作靴和更衣室定期洗刷消毒,每立方米空間用42毫升福爾馬林熏蒸消毒20分鐘。工作人員在接觸畜群、飼料、種蛋等之前必須洗手,并用1:1000的新潔爾滅溶液浸泡消毒3~5分鐘。
二、環(huán)境消毒
豬舍周圍環(huán)境每2~3周用2%火堿消毒或撒生石灰一次,場周圍及場內污水池、排糞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在大門口豬舍人口設消毒池,使用2%火堿或5%來蘇兒溶液,注意定期更換消毒液。每隔1~2周,用2%~3%火堿溶液(氫氧化鈉)噴灑消毒道路;用2%~3%火堿,或3%~5%的甲醛或0.5%的過氧乙酸噴灑消毒場地。
被病畜(禽)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的地面土壤,可用5%~10%漂白粉溶液、百毒殺或10%氫氧化鈉溶液消毒。停放過芽抱所致傳染。ㄈ缣烤摇饽[疽等)病畜尸體的場所,或者是此種病畜倒斃的地方,應嚴格加以消毒,首先用10%~20%漂白粉乳劑或5%~10%優(yōu)氯凈噴灑地面,然后將表層土壤掘起30厘米左右,撒上干漂白粉并與土混合,將此表土運出掩埋。在運輸時應用不漏土的車以免沿途漏撒,如無條件將表土運出,則應加大漂白粉的用量(1平方米面積加漂白粉5千克),將漂白粉與土混合,加水濕潤后原地壓平。
三、豬舍消毒
每批豬只調出后要徹底清掃干凈,用高壓水槍沖洗,然后進行噴霧消毒或熏蒸消毒。據試驗,采用清掃方法,可以使畜禽舍內的細菌減少21.5%,如果清掃后再用清水沖洗,則畜禽舍內細菌數(shù)即可減少54%~60%。清掃、沖洗后再用藥物噴霧消毒,畜禽舍內的細菌數(shù)即可減少90%。
用化學消毒液消毒時,消毒液的用量一般是以畜禽舍內每平方米面積用1~1.5升藥液。消毒時,先噴灑地面,然后墻壁,先由離門遠處開始,噴完墻壁后再噴天花板,最后再開門窗通風,用清水刷洗飼槽,將消毒藥味除去。在進行畜禽舍消毒時,也應將附近場院以及病畜、禽污染的地方和物品同時進行消毒。
1.豬舍的預防消毒
在一般情況下,豬舍應每年進行兩次(春秋各一次)預防消毒。在進行豬舍預防消毒的同時,凡是豬停留過的處所都需進行消毒。在采取“全進全出”管理方法的機械化養(yǎng)豬場,應在每次全出后進行消毒。產房的消毒在產仔結束后再進行一次。
豬舍的預防消毒,也可用氣體熏蒸消毒,所用藥品是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方法是按照豬舍面積計算所需用的藥品量。一般每立方米空間,用福爾馬林25毫升,水12.5毫升,高錳酸鉀25克(或以生石灰代替)。計算好用量以后將水與福爾馬林混合。豬舍(或其他畜舍)的室溫不應低于正常的室溫(8~15℃)將畜、禽舍門窗緊閉。其后將高錳酸鉀倒入,用木棒攪拌,經兒秒鐘即見有淺藍色刺激眼鼻的氣體蒸發(fā)出來,此時應迅速離開畜禽舍,將門關閉。經過12~24小時后方可將門窗打開通風。
2.豬舍的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
發(fā)生各種傳染病而進行臨時消毒及終末消毒時,用來消毒的消毒劑隨疫病的種類不同而異。一般腸道菌、病毒性疾病,可選用5%漂白粉或1%~2%氫氧化鈉熱溶液。但如發(fā)生細菌芽孢引起的傳染。ㄈ缣烤摇饽[疽等)時,則需使用10%~20%漂白粉乳、1%~2%氫氧化鈉熱溶液或其他強力消毒劑。在消毒畜禽的同時,在病畜禽舍、隔離舍的出入口處應放置設有消毒液的麻袋片或草墊。
四、帶豬消毒
1.一般性帶豬消毒
常用的藥物有0.2%~0.3%過氧乙酸,每立方米空間用藥20~40毫升,也可用0.2%的次氯酸鈉溶液或0.1%新潔爾滅溶液。0.5%以下濃度的過氧乙酸對人畜無害,為了減少對工作人員的刺激,在消毒時可佩戴口罩。
本消毒方法全年均可使用,一般情況下每周消毒1~2次,春秋疫情常發(fā)季節(jié),每周消毒3次,在有疫情發(fā)生時,每天消毒1~2次。帶豬消毒時可以將3~5種消毒藥交替進行使用。
2.豬體保健消毒
妊娠母豬在分娩前5天,最好用熱毛巾對全身皮膚進行清潔,然后用0.1%高錳酸鉀水擦洗全身,在臨產前3天再消毒1次,重點要擦洗會陰部和乳頭,保證仔豬在出生后和哺乳期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哺乳期母豬的乳房要定期清洗和消毒,一般每隔7天消毒1次,嚴重發(fā)病的可按照污染豬場的狀況進行消毒處理。
新生仔豬,在分娩后用熱毛巾對全身皮膚進行擦洗,要保證舍內溫度(舍溫在25℃以上),然后用0.1%高錳酸鉀水擦洗全身,再用毛巾擦干。
五、用具消毒
定期對保溫箱、補料槽、飼料車、料箱、針管等進行消毒。一般先將用具沖洗干凈后,可用0.1%新潔爾滅或0.2%~0.5%過氧乙酸消毒,然后在密閉的室內進行熏蒸。
六、糞便的消毒
患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病畜、糞便的消毒方法有多種,如焚燒法、化學藥品消毒法、掩埋法和生物熱消毒法等。實踐中最常用的是生物熱消毒法,此法能使非芽孢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糞便變?yōu)闊o害,且不喪失肥料的應用價值。
七、墊料消毒
|
對于豬場的墊料,可以通過陽光照射的方法進行。這是一種最經濟、最簡單的方法,將墊草等放在烈日下,曝曬2~3小時,能殺滅多種病原微生物。對于少量的墊草,可以直接用紫外線等照射1~2小時,可以殺滅大部分微生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