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減少斷奶到發(fā)情的間隔天數(WTE)是生豬配種準備階段管理的核心要素。如何解決發(fā)情間隔延遲,主要從增加母豬斷奶時有足夠支持發(fā)情的體儲備;合理斷奶;做好母豬產后子宮護理,預防母豬子宮內膜炎;配種準備階段的營養(yǎng);為斷奶母豬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做好誘情查情工作這五個方面綜合考慮。
一、后備母豬需要有足夠的儲備才能進行配種
一方面,后備母豬在初情期前不要刻意限飼,同時,配種一定要達標(內容見【青年母豬九段二期】之煉苗配種階段管理技術),當后備母豬配種和分娩時如果體重較輕、背膘較薄,其泌乳期進食量也下降。這提示我們,選種和配種時后備母豬的體況對母豬長遠的生產性能是最基本的影響因素。
二、初產母豬妊娠期營養(yǎng)既要滿足自身也要滿足胎兒生長發(fā)育的需要
第一胎妊娠母豬的營養(yǎng),尤其是蛋白質營養(yǎng)需要量比二胎以后的要高10%;也可以通過繼續(xù)使用后備母豬料飼喂來提高營養(yǎng)匹配度。尤其要注意添加優(yōu)質纖維和生殖營養(yǎng)。營養(yǎng)標準可以參照:CP:14 %,Lys:0.7% ,鈣 0.9%,總磷 0.8% ,有效磷0.45% 。
三、一胎母豬妊娠后期飼喂不足,可能存在分解代謝
研究表明(圖1),妊娠是合成代謝,泌乳是分解代謝,配種準備期是合成代謝。但這一理論并不始終成立,在妊娠后期如果攻胎不足,或寒冷環(huán)境下飼喂不足,妊娠后期存在分解代謝。如果在配種準備階段還不能恢復合成代謝,其后果是:第二胎產仔數下降、發(fā)情推遲、甚至不發(fā)情!所以一般地,攻胎、泌乳、配種準備階段飼喂的DE/MJ/d分別應為:40、85、45(圖1中的C)時,可以減少妊娠后期、配種準備階段的分解代謝風險。
圖1,一胎母豬妊娠后期,存在分解代謝風險
四、一胎泌乳母豬蛋白比能量更重要
當日糧中蛋白質比較充足時,母豬就會有選擇性動用體脂,而不動用瘦肉組織來滿足泌乳的需要;當日糧中蛋白質不足時,母豬就會動用相當一部分瘦肉組織來支持泌乳,卻只動用很少量的體脂。在泌乳期體重減輕:初產母豬通過動用脂肪和肌肉(蛋白);經產母豬主要是動用脂肪。
試驗發(fā)現,與高水平脂肪相比,高水平蛋白質飼料更有利于減少斷奶到發(fā)情時間間隔(表1)。
(*每日可消化能(DE)攝入:初產母豬53MJ,經產母豬81MJ;﹠每日可消化能攝入:初產母豬64MJ,經產母豬69MJ;#每日粗蛋白(CP)攝入:初產母豬64g)
五、增加泌乳母豬采食量是增加斷奶母豬體儲備的最重要措施
增加泌乳母豬采食量是增加斷奶母豬體儲備的最重要措施,要在增加泌乳母豬采食量方面進行努力。
親愛的養(yǎng)殖朋友們,關注微信公眾號:(天宇養(yǎng)殖助手/xgtysw),有什么養(yǎng)殖方面的問題,行情分析,養(yǎng)殖疑惑,疾病防治 ,政策解讀我們會有專業(yè)老師第一時間給你回復! |